最新目录

在体育课中渗透保健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推广普

来源: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我们都知道,体育活动是具有双向性的,合理运动以及正确的锻炼方法可进入健康的发展,反之对健康会有影响。当然,增加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追求,但在增加身心健康中如果没有

我们都知道,体育活动是具有双向性的,合理运动以及正确的锻炼方法可进入健康的发展,反之对健康会有影响。当然,增加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追求,但在增加身心健康中如果没有相应的保健知识与技能作为支撑,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。故在体育课的教学中,融入保健知识技能的教学,对学生而言既可在运动中保护自己,也能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活动积累更多的能量。

一、体育课中渗透保健急救的重要性

生命与健康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,是所有活动的源泉和基础,没有生命就没有健康,其他事情更是空中楼阁。然而危害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就是意外伤害事故,在我国1~34岁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就是意外伤害事故,儿童少年在各种意外事件中受到伤害的比例是非常高的,因为孩子们年龄小,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都很少。根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,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约1.6万人,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、食物中毒、交通意外等一些意外伤害事故。在学校的安全事故中45%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的,在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中,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已占这一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.3%,这一数据是欧、美、日、韩等发达国家的3~11倍,这是多么触目惊心。然而,大多数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件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,通过学校的急救自救课程教学,树立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,培养小学生心肺复苏术、海姆立克急救法、外伤止血、急救自救的知识和技能,提高自救互救能力,80%的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。

当人们遭遇意外伤害时,在自救或救援过程中最宝贵的事,就是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最初时间。医学研究表明,当心跳停止后:10~20秒大脑缺氧,会昏厥或抽搐;30秒后出现昏迷;60秒后瞳孔放大,呼吸停止;4~6分钟大脑细胞出现损害;10分钟以上,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,开始脑死亡。所以,心跳停止后的4分钟之内是抢救的最佳时间,也就是大家所说的“黄金4分钟”。而120到达急救现场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左右,每耽误1分钟,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。因此在“黄金4分钟”内及时抢救垂危的生命,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生命或者减轻伤残程度,如果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会使生命丧失或伤情加重。当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时,身边有人并且懂得急救常识和懂得急救技术的人及时进行科学抢救,会挽救很多生命,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发生。但是目前我国的急救技术太有局限性,我国在生命安全教育上太过理论化,缺少实践,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危险的时候缺乏自救互救的能力,尤其是在学校这种人员密集场所,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,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束手无策,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条生命,从身边流逝。

地震、火灾、溺水、车祸,生活中的意外总是突如其来,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识,如心肺复苏术、海姆立克急救法、外伤止血等急救知识和技能,当身边有人发生危险和昏迷时,及时开展急救,关键时刻甚至能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!所以普及心肺复苏术、海姆立克急救法、外伤止血等急救知识和技能,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,减少伤亡人数,提高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,也能以点带面,增强公众的救护意识,也会让每个孩子受益终生,这是保护小学生非常有效的途径,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二、在体育课中需要渗透哪些保健知识技能

首先,需要明确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哪些保健知识技能知识。因为如果在未能明确的情况下,会浪费大量时间以及知识技能,缺少文化的浸润以及有效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,导致体育课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无法及时传授。由长远的角度分析,这样容易影响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精神,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弄清在体育课中,应该如何渗透哪类保健专业的知识技能。

笔者认为,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,需要渗透的保健知识技能包括以下内容:保护类知识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技能。简单来说是在体育学习时,与学习的内容、环境相结合,以学生认知为基础,运用不同方法、媒体,向学生渗透可提升、维护、保护学生的科学运动,健康、安全、文明地开展体育活动。包括和运动有关的保健技能和健康技能及知识。这样分类能更好地掌握并认知保健知识的能力。在当前多元化教学的背景下,这类知识技能也占有相当的比例,但在实际教学中,这类知识技能传播教师却不那么重视,未能抓住重点也没能很好地渗透这类知识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bjyxzz.cn/qikandaodu/2021/0425/859.html



上一篇:学生常见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
下一篇:论太极拳与保健养生的研究

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投稿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版面费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