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目录

论太极拳与保健养生的研究

来源: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一、前言 太极拳养生方法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,“内修外养”“阴阳调和”等很多养生思想和理论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本文选取了当地20人,都是喜爱晨练的太极拳初学

一、前言

太极拳养生方法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,“内修外养”“阴阳调和”等很多养生思想和理论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本文选取了当地20人,都是喜爱晨练的太极拳初学者以及爱好者,进行了为期12周的系统化教学训练,以系统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为数据统计目标,分别测试了训练前后的:“睡眠质量,血压测试,肺活量,心率测试和一日三餐的摄食量”得出科学性的数据和统计,从而表明,对太极拳进行练习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。

二、研究对象及方法

(一)研究对象

本论文以太极拳在保健养生方面的作用为研究对象。

(二)研究方法

1.文献研究法

通过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、报纸、相关刊物;通过浏览相关网站,从网站中查找有关此课题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观点。

2.逻辑分析法

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分类,归纳和总结,了解在这一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。

3.问卷调査法

通过设计和发放太极拳与保健养生作用的调查问卷,对在省体育场晨练太极的群众进行发放。

4.实践,实验数据统计法

通过太极拳初学者以及爱好者,进行了为期12周的系统化教学训练,以系统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为数据统计目标,分别测试了训练前后的:“睡眠质量,血压测试,肺活量,心率测试和一日三餐的摄食量”得出科学性的数据和统计。

三、结果与分析

(一)太极拳养生思想的概况

太极拳吸纳了中国“内外合一”的思想,这些都奠定了太极拳的养生思想。根据《拳经总歌》的记载,我们可以发现,当时的太极拳仅仅是一种用于攻击的武术手段。但到了大清朝,随着列强的入侵,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,武术的转型,其养生与保健的作用日益凸显。练习太极拳能够促成人的心平气和,能够促进人平和地对待万事万物,能够增加人的内心的自信。太极拳与其说是一种养生的武术、体育,不如说是一种养心的内在的功夫的修养方法。

(二)太极拳的保健养生作用分析

1.提神醒脑,改善神经系统功能

练习太极拳的时候,一定注意心无杂念,心中宁静,将自己的意念融入于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之中。

根据调查研究,有56.3%的人认为太极拳对神级系统的放松作用极大;还有40.2%的人认为有作用,但是作用一般;只有3.4%的人认为没有什么作用。太极拳很著名的锻炼方法,也是最好的方法之一,能够来控制压力和提高情绪。事实上,根据一项发表在JAMA内科研究上的文章表明,有焦虑与慢性病的参与者,经过3到12周的锻炼,他们的担心显著的减少了,当他们健身持续30分钟就能够最大的减低焦虑。

2.防治高血压,预防心血管疾病

根据调查研究,有31%的人认为太极拳对心血管疾病预防作用极大;还有49.4%的人认为有作用,但是作用一般;只有2.2%的人认为没有什么作用;还有17.2%的人表示不知情。练习太极拳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的改善功能。高血压患者通常具有比较高的精神压力,对生活和健康具有比较高的疲劳操作。

3.改善呼吸,提高肺脏效能

根据调查研究,有62.1%的人认为太极拳对改善呼吸、提高肺脏效能作用极大;还有31%的人认为有作用,但是作用一般;只有2.2%的人认为没有什么作用;还有4.6%的人表示不知情。在实际的体育训练中,太极拳通过运动能够增强人的免疫能力,促进人的各个肢体的运动,对于改善人的身心环境,提高人的内部的五脏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功能。

四、结论与建议

(一)结论

1.太极拳对于养生保健来说具有重要的功效。具体来说它具有提神醒脑,改善神经系统功能;改善呼吸,提高肺脏效能;促进消化,增强胃肠功能等等。

2.太极拳运动不是千篇一律的运动,它的运动量,架势、速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把握。拳谚上说: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,长期地坚持下来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。

3.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测试与统计研究,太极拳确实对中老年人的保健与养生上起到了促进作用,以及各方面的身体机能提高,身体素质提高,自身免疫系统提高。

(二)建议

1.练习太极拳需要注重一定的方法,要做到上下相随。上下相随就是打太极拳的时候要由眼到手、腰、脚,毫不散乱,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,具有艺术性的美感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bjyxzz.cn/qikandaodu/2021/0425/860.html



上一篇:在体育课中渗透保健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推广普
下一篇:日常保健不妨自己多摸脉

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投稿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版面费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