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目录

春季养生保健 吃吃嫩滑爽口牙签肉

来源: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4-1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目录: 第一章:春季养生保健 吃吃嫩滑爽口牙签肉 第二章:春季养生做好7件事 多吃豆芽多运动 第三章:春季女性保健养生注意事项 编者按: 春季是养生绝佳时节,那么春季养生应

  目录:

  第一章:春季养生保健 吃吃嫩滑爽口牙签肉

  第二章:春季养生做好7件事 多吃豆芽多运动

  第三章:春季女性保健养生注意事项

  编者按:春季是养生绝佳时节,那么春季养生应该怎么做呢?春季养生吃什么?春季女性保健应该注意什么?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春季养生保健吃的美食,以及做的养生事情,赶快去看看了解下吧。

  春季养生保健 吃吃嫩滑爽口牙签肉

  材料:猪颈肉500克、牙签若干。

  调料:烤肉酱120克、花雕酒1/2汤匙、淀粉1汤匙。

  配菜:生菜50克。

  做法:1、猪颈肉用清水冲洗干,切成大小适中的肉块,加入烤肉酱和花雕酒后用手抓匀,腌制30分钟。然后加入淀粉抓匀,用才签串起。2、将生菜洗净并沥干水分,然后切成细丝,铺在盘子上。3、锅里放油,烧至五成热(油冒泡)时,将肉串轻放入油锅里,中火炸至金黄色。4、把炸好的肉串捞出,放在铺好生菜丝的盘子中即可。

  小贴士:

  1、 如果想提味,可以撒上孜然粉、辣椒粉等香料。

  2、可以先尝尝烤肉酱的咸淡,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配。

  3、加入花雕酒或高浓度的白酒(50度以上)味道会更香。

  4、油炸时间长短看个人的口味,喜欢嫩的就少炸一会,喜欢脆的就多炸一会。

  5、没有猪劲肉可以改用里脊肉,一样香嫩可口。

  春季养生做好7件事 多吃豆芽多运动

  最近天气变化反复,人们易患感冒。而上班族更因为工作繁忙、交际应酬多又缺乏运动,身体长期“透支”之下,极易出现健康问题。春季养生做这些事,让你加倍健康。

  1.保护肝胆最重要

  春天会让肝脏和胆囊中的一些小毛病变得更为严重。要保护肝胆,就要避免环境中的任何化学物质,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,少到饭店吃饭,远离做菜使用的劣质油,每天最好吃1—2把坚果。应食用好的油,比如橄榄油和用坚果及种子压榨的油,它们就像润滑剂一样,让你的身体零件更灵活、健康,不易生锈。肝气舒畅,人的韧带、肌腱和关节也不会僵硬。

  2.进行“身体大扫除”

  春天是扫除季节,身体也需要大扫除。多喝果汁可以清肠、两周内不摄入任何糖和咖啡因、禁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此外,春天最好禁酒,饮食不要过量,七分饱就可以了,这样会让你的身体更有活力。

  3.春天应该多吃豆芽

  豆芽处于一种不断的生长过程中,其中的维生素、矿物质、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最为鲜活。在万物复苏的春季,人的身体也在生长,尤其需要这种高质量的营养。此外,莴苣、菠菜等春季生长的新鲜绿叶蔬菜,以及草莓、樱桃等应季水果也最有益健康。

  4.适合做伸展运动

  整个寒冷的冬天,人的身体仿佛都是蜷缩着的,因此春天最适合做的就是伸展运动,以唤醒身体。年轻人最好做瑜伽,老人可以练练气功。

  5.最应补B族维生素

  春季人的大脑容易处于兴奋状态,而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,有助增强细胞能量,还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虫叮咬。此外,补点钙和镁也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及肌肉,缓解焦虑或失眠。

  以下是含有丰富维生素B的食品:

  ①含有丰富维生素B1的食品:小麦胚芽、猪腿肉、大豆、花生、里肌肉、火腿、黑米、鸡肝、胚芽米等。

  ②含有丰富维生素B2的食品:七腮鳗、牛肝、鸡肝、香菇、小麦胚芽、鸡蛋、奶酪等。

  ③含有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、烟酸、泛酸和叶酸等食品: 肝、肉类、牛奶、酵母、鱼、豆类、蛋黄、坚果类、菠菜、奶酪等。其中的维生素B1在人体内无法贮存,所以应每天补充。

  6.到户外和大地“共振”

  春天,室外不仅空气清新,花香能使人放松,减轻压力。最重要的是,此时地球的振动大约为每秒8赫兹,与人体大脑α波节律一致,最让人感觉舒适,对大脑长期焦虑有一定的治愈作用。

  7.草药帮助春季排毒

  春季生长的很多草药能起到排毒的作用。比如番泻叶能清肠;蒲公英是保肝极品,有助受损肝脏愈合;甘草有助于能量平衡和消化,减少压力。此外,用薄荷、迷迭香或薰衣草以及玫瑰花瓣等花草熏蒸,还有助于清洁皮肤和鼻窦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bjy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414/738.html



上一篇:办公室保健秘笈 打造OL完美背部
下一篇:补脾益肾 山药的保健功效

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投稿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版面费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