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目录

银耳——古人养生保健珍品,可惜今人却不知道

来源: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6-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银耳又称银耳、银耳,被誉为木耳之冠。原为野生天然珍品,近年来银耳人工栽培技术日趋成熟。银耳中的多糖能清除自由基,增强机体免疫力,动员淋巴细胞,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

银耳又称银耳、银耳,被誉为木耳之冠。原为野生天然珍品,近年来银耳人工栽培技术日趋成熟。银耳中的多糖能清除自由基,增强机体免疫力,动员淋巴细胞,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,??激发骨髓造血功能。银耳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。

干银耳

银耳性温、湿润、通风良好的环境。银耳从发芽到完全成熟通常需要9天左右的时间。主产于我国四川、福建、贵州等地,四川达县的通江、万源和福建的古田产量大,质量好。未采摘的银耳全白,晶莹剔透。采摘后以稍发黄的最佳。

银耳

银耳在我国历来被古人视为“长生不老”、“长生不老”的良品。如今,它也被认为富含营养。它既是滋补品,又是强身健体的良药。银耳在《神农本草》等中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载。中医认为,银耳能补气、养阴、润肺,还能养胃润燥。具有滋阴、滋阴、补肾、养肺、生津、止咳、益气等功效,适用于劳累咳嗽、痰中带血、咯血、便血、喉咙干、喉咙痒、身体虚弱等症状。是虚弱、心血管疾病、胃病等患者的药食。银耳还是歌手、播音员、教师等著名的保健、保声良药。

银耳的营养成分

银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。每100克干银耳含有261大卡能量,富含膳食纤维,以及B族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钾等,富含胶质的银耳多糖、银耳多糖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各种代谢产物的作用。自由基,增强免疫力,还可以清除体内垃圾,降低坏胆固醇等。

银耳

银耳分为生食和熟食。生品是晒干或烘烤后的原品,外观发黑,韧性差。煮熟的食物经过加工,色泽鲜艳,有光泽,结实。生的比熟的颜色深,生的不比熟的差。银耳品质黄白色,鲜嫩微黄,呈梅花状,无斑点、无渣,有韧性。

银耳泡水

传统医学认为银耳性味甘平,入肺、胃、肾经。具有滋阴润肺的保健作用。特别适用于肺阴虚、咳嗽、乏力咳嗽、痰中带血、阴虚口渴等,尤其适合经常食用。高血压、血管硬化、便秘和月经过多的人可以经常食用。治疗效果。

保健效果

1.中老年人保健

中医认为银耳性味甘淡,滋阴润肺,养胃生津。能健脾开胃,益气清肠,养而不腻,健脑而不兴奋,适合中老年人长期保健。

2.女性美容

银耳中含有植物性胶原蛋白,可滋养肌肤、角蛋白,延缓肌肤衰老。

3.降低胆固醇

银耳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磷,对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。它还可以抗衰老,软化血管,清除血管中的杂质,改善血液循环。适用于高胆固醇和高血压患者。

4.癌症和放疗患者的辅助食品

银耳多糖、海藻糖等能促进体内淋巴细胞的转化,提高免疫力。推荐用于肺癌、食道癌、乳腺癌等放疗患者,可作为辅助食品。

干银耳

银耳怎么选?

野生银耳的相对营养价值较高。其外观似花瓣,以干燥淡黄色或黄色为佳。白色的可能是用硫磺熏过的,所以不建议买。

温馨提示

1.出血患者不宜食用银耳,因为银耳和真菌一样,也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。

2.长期敞开放置的银耳不宜食用,会产生大量黄杆菌发酵米粉,食用后胃部不适,严重时可能会发生中毒。

3.冷水比热水更适合泡干银耳。最好浸泡12小时。浸泡后,去除银耳的根部。

4、每天3-9克银耳干,无需过量食用即可达到保健的目的。

银耳可用于甜点、汤、菜肴和素食菜肴。银耳经常被用作素食的成分。常见的银耳美食有:冰糖银耳汤、银耳莲枣汤、枸杞银耳汤等。

银耳莲枣汤

银耳莲枣汤

保健功效:提高免疫力、保肝解毒

材料:银耳30克,红枣30克,莲子20克,冰糖适量。

1.银耳和莲子提前浸泡。

2.红枣煮开后,加入银耳和莲子,用小火慢炖,最后加入冰糖调味。

枸杞银耳汤

银耳枸杞汤

< p>保健功效:补脑、护目、强心、养肺

材料:枸杞20克、银耳30克、银耳30克核桃仁、水500毫升、冰糖适量。

1.枸杞洗净,银耳浸泡,去蒂,切成小块。把核桃洗干净。

2.水烧开,加入银耳和枸杞,小火炖30分钟,加入核桃再煮10分钟,最后加入冰糖调味。

银耳鸽蛋,由鸽蛋、银耳、火腿、蘑菇制成,特别适合成长发育的儿童。

银耳粥,用优质银耳与粳米、大枣一起煮粥也是很好的营养品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bjy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629/1141.html



上一篇:艾灸、采耳,112名“保健能手”同台竞技
下一篇:中老年夏季养生保健食谱,补阳健肾抗衰老,常

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投稿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版面费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